Gizmodo 搞到一臺手機,它被認為是iPhone 即 iPhone 4, 加上獲取途徑離經(jīng)叛道,掀起了一大波。這里我們只關注產(chǎn)品和設計,確切說我們關注別人如何關注這臺泄露機子這個產(chǎn)品和設計的,恰如這臺手機如果不是 Apple 的那么這就不會是一個新聞一樣,如果我們脫離開大眾和用戶來談論一個產(chǎn)品的設計就像是范圍狹小的業(yè)務探討,諸如“間隙是要大于還是小于0.5mm”,甚至我們可以帶有偏見的說,同樣一臺手機它貼的是 Apple 商標還是山寨商標,它們的設計就是不一樣的,那么,關注大眾如何談論這個設計是非常重要的,反而,有時作出自己冷靜專業(yè)權(quán)威的判斷即是在推卻接受大眾的看法,開放地接受 Apple 粉絲的看法,Anti-Apple 粉絲的看法,自己的偏見和嫉妒……現(xiàn)在是晚上,讓“公平正義”隨太陽去照耀西半球吧。:-)
我不喜歡這個設計。在 Engadget 公布這臺機子照片的時候,我想大多數(shù)的第一反應就是“它不像 Apple”,我們看 Engadget 帖子下的留言,包括網(wǎng)上其他評論,基本都是這樣的看法,之后慢慢出現(xiàn)更多的人說喜歡,然后等到 Gizmodo 發(fā)布文章以及確定這是來自于 Apple 的一臺機子之后,更多更多的人說喜歡,當被確定是 Apple 之后就喜歡了,這樣的轉(zhuǎn)變是粉絲情懷或者說粉絲自我缺失的愚昧嗎?我想這不是一個需要批判的東西。我還是不喜歡這個設計,雖然從專業(yè)的角度來分析有些部分喜歡很多部分可以理解,我也要開放接受自己的冷靜專業(yè)和公平正義。
等等。等我看到這個泄露機和 iPhone 3GS 的對比照片,我突然不喜歡起 iPhone 3GS 了,比這個泄露機更不喜歡,尤其是那個金屬邊框,從來沒有感覺到如此的扎眼,如此膚淺庸俗,如同飾條鑲嵌那樣讓人感到裝飾的罪惡,容易剝落的那種輕飄……還有那飽滿的弧度,就像復古未來主義那樣的膩歪……我以前的感覺呢?為什么對那金屬邊框的反感沒有如此明顯的出現(xiàn)呢?難道此前我就是愚昧的一葉障目的 “Apple 粉絲”?
然后我看到網(wǎng)上很多人都有這個說法,“當我低頭看一眼手中的 iPhone 3GS ,那個金屬邊框真丑”……
當我第一次看到 Porsche 918 Spyder 的時候,我不喜歡,正確說我還沒找到喜歡的,就首先看到不喜歡的了,起伏太大的曲線,豐富的變化,一輛太過于超跑化的超跑,尖銳的線條雖然是趨勢但還是不適應,沒有了 Carrera GT 的那種優(yōu)雅。
我找來了 Carrera GT 的圖片,對著圖片一看,我就開始喜歡 918 Spyder 了,越看越喜歡,尤其是尖銳的邊緣,甚至馬上學著畫起來了, Carrera GT 那是歷史了,我就喜歡現(xiàn)在的 Spyder 。
結(jié)合以前關于“花樣”的文章,以及當時正在進行的日內(nèi)瓦車展,我們整理過一分“花樣”日內(nèi)瓦圖片集,將一些新車的細節(jié)“花樣”設計集中到一起,里面有我喜歡的,有我討厭的。
對比手機,由于產(chǎn)品的進化,它的式樣開始走向簡潔化,簡潔是我們談論風格最常用的一個詞語,我們身邊很多產(chǎn)品很多設計都在簡潔化,是嗎?至少粗略感覺上是這樣的??娠L格式樣在東西上表現(xiàn)最獨特的汽車設計中,卻不是這樣,只要你粗略瀏覽一下“花樣”日內(nèi)瓦的圖片就可以感受到,比以前更多的線條,更多的曲面起承轉(zhuǎn)合,更多的細節(jié)設計,尖銳的腰線更尖銳,繁復的更繁復,夸張的更夸張……簡潔看上去是人們默認的時代精神去哪兒了?
但是如果回頭去看,我們已經(jīng)不喜歡以前的設計了。
2009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亮相的 BMW Vision EfficientDynamics 概念車,第一眼我覺得太風格化了,不夠凝聚,雖然我喜歡這種如同對待布料一樣的設計手段——layering,但就像以前看到的 CG 設計師設計的交通工具一樣,有些表面化。
而后,我再看,我就在想是油泥禁錮了車身設計嗎?
很多汽車設計,在你回頭比較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上新的設計,實際上身邊各種產(chǎn)品都是。Style(風格)是很難把握的東西,因為它是感性的東西,也就是它很難進行獨立,獨立于歷史,獨立于大眾,它沒有發(fā)展的原理,或者說你很難去琢磨去預想去假設,它的真理永遠在未來,歷史是陳舊的。
設計依賴于經(jīng)驗,知識的經(jīng)驗,思維的經(jīng)驗,直覺的經(jīng)驗,右腦的經(jīng)驗,手的經(jīng)驗……而經(jīng)驗又是設計的禁錮。
因為經(jīng)驗是反作用是潛在的,比如說上下殼這樣的思維,有時你就不會去質(zhì)疑,那么也就難以作出像 Apple Remote 這樣的設計。
諸如造型和風格之類,它們很難談論,有時我們羞于談論,因為設計的內(nèi)涵不只在這,而它和其他比如“哲學”相比更飄渺而顯得膚淺,難以用語言文字表達而顯得虛無,無理的變化而顯得模糊,它就會更依賴于歷史和經(jīng)驗,被歷史和經(jīng)驗束縛是危險的,我們需要的永遠是新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