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中有許多玄而又玄的詞,比如細(xì)節(jié)、張力、通透、奶油虛化、德味兒、油潤等等。有的人經(jīng)常把它們掛在嘴邊,可又不知其所云為何物。實際上,這些詞的出現(xiàn),肯定是有原因的,只不過因為被泛濫使用,反而失去了本真。今天,我就“通透”一詞作一個簡單的說明。
“透”,總結(jié)起來,主要與五個因素相關(guān)聯(lián)。 對比度,亮度,色彩,飽和度,銳度,當(dāng)然,我所列舉的只是主要的影響因素,還與其他很多因素相關(guān),并且下面所講的只是一般情形,僅供參考。
一、對比度
這是同一幅圖的兩個直方圖,你能看出什么區(qū)別嗎? 前者像素主要集中于中間調(diào),屬于低對比直方圖。 后者像素分布比較均勻,相對于前一張照片,可以通過S曲線,讓像素向兩邊轉(zhuǎn)移實現(xiàn)。 當(dāng)我們提高一張圖的對比度的時候,畫面效果是這樣的: 對比度可以消灰,畫面的黑白對比會更加明顯,光影變化更加劇烈,從而給人更加“通透”的感覺。
二、亮度 還是先看一下直方圖
第一個直方圖主要分布于低光部分,而第二幅的分布則比較均勻。 如果我們提高亮度,畫面的變化是: 如果畫面的亮度較高,會給人質(zhì)量較輕的感覺,例如在人的視覺感受上,會感覺這朵花的花瓣更薄,因此給人一種通透的感覺。
三、色彩 人對不同色彩的接收能力是不一樣的,比如人眼對綠色就比對其他顏色更加敏感,這將會影響我們對畫面通透度的判斷(越敏感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看起來越清晰,也就更通透)。
四、飽和度 一種顏色的飽和度越高,其純度就越高,對人的刺激就越強(qiáng),因此,相對高的飽和度會讓人產(chǎn)生“這貨我看得清清楚楚”的錯覺,因此,飽和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。
五、銳度 銳度越高畫面的輪廓越清晰,給人的感覺就是看得越清楚,也就顯得通透。 我們來看這張照片:
看一下它的直方圖: 可以看到直方圖的最左邊幾乎是沒有像素的,這就導(dǎo)致畫面不存在純黑的部分,整體上感覺像蒙上了一層空氣。
所以導(dǎo)致畫面不通透的原因是: 1、畫面暗部缺少像素。 2、人物的面部有些臟。 3、畫面整體缺乏色彩變化。 4、畫面整體缺乏飽和度的變化。
因此我們的改進(jìn)方向是: 1、通過提高對比度或者使用曲線工具讓畫面的暗部顯現(xiàn)出來。 2、提高人物面部的亮度。 3、為畫面增加色彩的變化。 4、讓畫面的飽和度存在一個漸變過程。
每一步的作用是: 1、讓畫面的曝光分布更加均勻。 2、當(dāng)一個人的面部看上去比較臟的時候,很容易讓人聯(lián)想到空氣的臟,我們要消除這種心理上的感覺。 3、我們讓畫面的左邊增加暖色,可以交代環(huán)境中的光線方向,從而讓畫面光線更加統(tǒng)一,不雜亂。 4、這一步是配合上一步進(jìn)行的。 (應(yīng)該比原圖通透一些了吧?) 當(dāng)然你也可以嘗試其他的方式。 總而言之,增強(qiáng)畫面的通透度有這些辦法: 1、提高畫面的對比度。 2、提高畫面的亮度。 3、提高畫面的飽和度。 4、提高畫面的銳度。 5、統(tǒng)一畫面的光線。 6、如果畫面中有人物,人物的面部不能太臟,還可以適當(dāng)?shù)臑槊娌吭黾右恍┕饷⒏小?7、注意控制畫面的色彩。例如可以人為的制造高飽和區(qū)域。 當(dāng)然,這些都是一些通常的法則,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適用的。 我給大家一張圖,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