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猴,上一期和大伙聊了下《曲線那點事兒》(點擊可查看),很多同學表示恍然大明白,猛然間覺得修片也不過爾爾。話是沒錯,不過只了解了一些曲線的知識還是不夠滴,我努力把相關的內容都用淺顯的方式給串起來,這樣才能全面了解修片的精髓和原理,那么今天再來和大家聊聊LR中的精華部分——直方圖。 與其說曲線是修片過程中的操縱桿,那么直方圖就是儀表盤了,通過解讀直方圖,我們可以完整的了解一張照片中的各種信息,從而指導我們如何去調整它。怎么樣,聽起來挺有趣的吧,話不多說,上干貨! 導入一張原片后,默認顯示的就是照片的基礎信息: 如ISO,焦段,光圈,快門等內容,一目了然。 直方圖的橫向坐標表示色階,縱向坐標表示的是像素數(shù)量,通俗的說,直方圖中從左到右即是從暗到亮(從黑到白);以上圖為例,這張照片的大部分信息都集中在左邊,說明這張照片整體是偏暗的。
我們再來看下直方圖上面的色彩,前面的灰色部分是全色階(通道),后面的彩色部分就是各種顏色的分布。左右上角各有一個小三角形,左側代表“陰影修剪”右側則對應地代表“高光修剪”了。如果小三角出現(xiàn)色彩上的變化,則意味著這個顏色有“消失(死黑或死白)”的情況了。 我們把鼠標放在最左邊:
下面的信息變成了黑色色階,關于色階的問題,我上一期教程中有過介紹,這部分是照片的最暗部,如果有溢出,就說明照片中出現(xiàn)了死黑。 對了,插一句,LR中,直方圖是可以直接拖拽的,會實時改變對應的參數(shù)值,非常方便,直方圖中的數(shù)值和LR中的“基本”數(shù)值都是相互關聯(lián)的。大家可以照一張照片感受下。
比如我直接拖動曝光度,下面的拉桿數(shù)值也跟著調整了,非常方便。 鼠標稍微向右移動,下面提示的信息變成了陰影,這部分表示的是畫面相對較暗的部分,并沒有出現(xiàn)死黑的現(xiàn)象。
這張照片是NEF原片導入,逆光拍攝,測光點在陽光上,導致畫面整體偏暗,但沒有出現(xiàn)死黑的現(xiàn)象。后期空間還是很大的。 也許有同學會好奇,如果出現(xiàn)死黑我們拉陰影或曝光不就好了么?道理沒錯,但是如果強行這樣做的話會出現(xiàn)大量的噪點,照片也是沒法看的。
鼠標繼續(xù)右移,信息變成了曝光度。我選取的照片是一張偏暗的照片,如果曝光合適的話,我們拍攝的大部分照片應該是成“凸”字形分布的,如下圖 信息主要集中在中間地帶。 鼠標繼續(xù)右移,出現(xiàn)的是與“陰影”對應的“高光”,是畫面中偏亮的部分; 以及和黑色色階對應的白色色階,畫面最亮處。 了解了直方圖的基本信息后,我來給大家介紹下經(jīng)常遇到的一些直方圖情況:
1,欠曝,曝光不足,信息集中在左側,畫面偏暗,有死黑現(xiàn)象; 2,暗調,信息集中在陰影區(qū)域; 3,常態(tài),信息主要集中在中間部分; 4,亮調,信息主要集中在右側,畫面很亮; 5,過曝,信息主要集中在最右側,畫面出現(xiàn)死白,高光細節(jié)丟失。 以上五種情況都是我們在拍攝過程中會遇到的情況,同時也會有這樣的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: 如暗部和亮部都很少有信息出現(xiàn),這會出現(xiàn)畫面地對比度的狀況,這時候就需要調高畫面的對比度,讓直方圖的暗部和亮部也有一些像素分布。 通曉以上原理,以后我們再看一張照片的直方圖的時候,就能很快的找到這張照片的問題所在了。 這張橙子照片在我不做裁剪的情況下,兼顧畫面的暗部和亮部調整后的結果是這樣的: 修改前后對比: 而對應的直方圖變成了這樣,雖然過渡不算平滑,但分布也還算得上均勻了。 最后,給大家看兩張大師的作品。 這兩張照片都來自于著名攝影大師 Ansel Adams 。雖然我們現(xiàn)在所能看到的照片已經(jīng)不知道掃描翻印了多少次了,但看那“和諧”的直方圖,還是要膜拜下的。 好嘞,今天就到這里,改天接著嘮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