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界面設計師,總是希望作品好看而且有道理。屏幕上每個元素都應當看起來舒服,界面也不能只是藝術品。界面要承擔工作。界面要能提供信息,清晰說明動作的可能過程。如果設計師夠熟練,視覺吸引和功能,漂亮與清晰,裝飾和意義,這兩個因素經(jīng)常共存。但是,我們希望設計看起來是什么樣子和客戶如何理解設計,這兩者之間會存在著沖突。我最近在 GitHub網(wǎng)站就碰到了裝飾與意義的問題。
GitHub網(wǎng)站全局導航
登錄到GitHub,全局導航出現(xiàn)在頭部分右側(cè)。圓角矩形包裹了全局導航塊。
觀察一下包裹全局導航塊的圓角矩形。其外側(cè)是灰色邊框,整個全局導航塊呈淡藍色背景。邊框和背景屬于裝飾性。它們?yōu)閷Ш綁K增添了風格和視覺趣味。為了幫助你看清楚邊框和背景的裝飾性質(zhì),下面有兩張圖,上一張是原圖,下一張沒有邊框和背景。
兩張圖看起來都很舒服,功能也沒有變化。你會說兩者之間的區(qū)別只是審美角度、或者個人觀點問題,沒必要再討論。但是,事情沒這么簡單。容器元素包裹鏈接遠遠不是風格問題。裝飾容器實際上改變了鏈接的意義,正如我們下面會討論的,裝飾容器給GitHub造成了問題。想明白為什么,先來了解容器元素如何影響客戶理解設計。
容器影響所包含元素
容器中放置鏈接,暗示了容器和鏈接之間的關系。從技術而言,容器給鏈接加上了范圍(scope)。網(wǎng)絡應用工具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編輯(edit)鏈接,是大家都熟悉的例子。
上面兩個編輯鏈接都被容器限制了范圍。瀏覽者期望上一個編輯鏈接用來編輯Michael Bluth,因為這個鏈接和Michael Bluth出現(xiàn)在同一個框中。兩個鏈接一樣,容器在發(fā)揮作用。
這個道理如何應用到GitHub全局導航?repositories(項目的意思,譯者注)中的all鏈接有問題。GitHub有兩種信息,一種是任何人都可以瀏覽的repositories,另一種是用戶自己的repositories。這就是我們在其導航設計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。
GitHub的裝飾設計暗示了repositories鏈接有范圍限制
全局導航塊包裹在邊框中,”all”鏈接受到當前用戶的限制。點擊鏈接,應當期望看到屬于當前用戶的repositories。
與沒有邊框的版本相比。”all”鏈接是指Michael的repositories,還是只所有用戶的repositories列表,不清楚。
不只是裝飾:GitHub上的行為令人困惑
GitHub全局導航起初看起來只是裝飾或者風格問題。現(xiàn)在我們明白了美學決定還會影響瀏覽者如何理解設計。就GitHub而言,repositories鏈接受到限制,并沒有與行為相符。點擊”all”鏈接,實際出現(xiàn)的并不是當前用戶的repositories,而是所有用戶的公共repositories列表。如果想看當前用戶的repositories,需要點擊avatar圖標旁邊的用戶名字。真夠折騰!
重新設計應考慮范圍
如何重新設計,才能消除困惑?一種方法,去掉容器,重新排列元素,消除repository鏈接受到當前用戶限制的暗示。
這種重新設計利用視覺原則,影響如何理解導航塊的方式。將avatar圖標移動到右側(cè),去掉邊框,repository鏈接與當前用戶之間相關的假設不再存在。
另一種方法,保留原設計中的裝飾容器,利用文案說明限制范圍。
第二種重新設計采用兩個鏈接,”all”和”mine”,來區(qū)分所有repositories列表和只屬于當前用戶的repositories列表。無論是采用視覺原則還是文字,兩種重新設計的方案都消除了”all”鏈接的模糊性,設置了清晰期望。
GitHub提供的服務很好,我知道我有點吹毛求疵。UI是微妙游戲。大腦和眼睛的功能敏感精妙。作為設計師,應當非常謹慎,有些時候我們?yōu)檠劬υO計,而忘記了大腦。希望這些例子能幫助你對兩種元素更敏感—裝飾元素和改變界面意義的元素。